查看原文
其他

青山周平的城市观察记

ECHO 城市设计联盟 2023-06-02





 ©



凌晨四点不算是最安静的时间,夏夜里蝉在这时已经不分黑白鸣叫起来,鸟儿们躲在墨黑的树丛间,发出格外清脆的声音,一切都还笼罩在清雾和月辉之中。街巷的角落、窗格的护栏、路边的店面都隐藏起来,一个几何的、透明的、无所谓厚度深度、从外表看没有任何特点的城市就这样安静地等待苏醒。



ECHO

深度访谈 X 青山周平



夜晚属于城市,而观察者可以渗透到每一个可视的角落。青山周平很擅于观察,他观察拥挤的、忙碌的、甚至是麻木的城市生活,去挖掘那些没有被表达出来的声音。胡同里的共享空间、独居年轻人的社交、人如何参与到城市生活中,这些都是他的建筑议题……


一个日本建筑师,花15年的时间生活在北京,以建筑设计作为解读城市的工具,以一种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眼光审视社会变迁。


「回响之外」首期深度访谈嘉宾——青山周平。我们走进他的工作室,听他讲最新的城市观察和设计思考。



「回响之外」编辑部与青山周平

 


1
阅读北京


青山周平2006年东京大学毕业来到北京,北京成为除家乡广岛之外,他居住时间最长的城市。第二季《梦想改造家》中,他因改造了北京东城区景阳胡同15号(靠近南锣鼓巷)胖大婶的家而迅速出圈,成为国民偶像级建筑师。


说起来也巧,胖大婶的家就位于他居住的南锣鼓巷小院附近。10年的胡同生活引发了许多对北京有趣而新鲜的观察,这些感知也成为他设计中重要的灵感来源。



北京南锣鼓巷胡同改造,2015年,24 ㎡ 



青山周平的工作室叫B.L.U.E,全称“北京城市环境研究所”,即Beijing Laboratory Urban Envirionment。在他看来,每一个事物的存在都与周围环境发生着微妙的关联,环境研究与人的研究并行不悖。


青山周平生活了10年的胡同里的家很小,40平米左右,小客厅、小卧室、小厨房、小卫生间。离家大概两三分钟的距离,有街边卖菜的地方,菜市场成了他餐厅的一部分,冰箱的一部分。没有专门的书房,工作时候,也可以走路几分钟,去一家咖啡厅。在胡同这样的传统街区中,生活的范围远远大于房子的范围的。



B.L.U.E. Architecture Studio 北京办公室,架子上的物品随时间与经历而发生变化。



胡同里,自然与人的关系是独特的,比如树不完全是观赏用的,它具有功能性,夏天遮蔽阳光,带来一院子清凉,冬日叶落后,阳光直射进来,又可以晒太阳。胡同建筑、城市、树和太阳形成了一个体系。


这种开放式的生活在青山周平看来很有未来感,有的人光着膀子在街道上,也有的人在门前的树上晾晒衣物,居民们把城市空间当成自己的家。但是当你去CBD,城市里却没有家,所有的空间都是为了提高赚钱效率。


说到15年来北京最大的变化,青山周平说,“角落”逐渐消逝了,一些杂乱的,没有被人设计过规划过的地方,它们曾经散落在北京的各个地方,独具魅力,如今都被管理得很好,城市化已经渗透到各个细节,这是有点可惜的。



北京胡同



2
城市更新



承接一些私人项目的同时,青山周平参与了许多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项目。从大型开发,到如今乡村建设、城市改造、老城区改造、度假文旅,建筑师能够感知到城市生活的变化。


城市更新便是用建筑去挖掘当地的气候、故事和特点,除北京以外,B.L.U.E的项目全国都有。对老城区的改造是青山周平格外感兴趣的,那些未经现代化浸染过的人与城市的关系,古老而纯粹,鲜活而丰富。但是老旧的躯壳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了,腐烂溃败的建筑材料、毫无隐私可言的开放空间、舒适型现代设施的欠缺,改造则能让老城区拥有新的生命,让年轻人回到城中心。





城市的一个定义是居民生活的庇护所,但是城市化进程加快,收入较低的人逐渐被排除在外,青山周平做的胡同或者是城中村改造,便是希望把可能被排除的人重新纳入到城市空间中。他在北京的胡同里改造过一个4㎡的空间,这种对于小空间的研究,为城市的多样化做出了贡献。与高昂的房价相对的,胡同的4㎡让刚来北京的年轻人能够留在城市里。


青山周平最近在做上海的社区改造项目,以修复公共空间为目的,增加公共空间的功能性,例如运动场地、创业空间、阅读学习空间,在大城市的核心区通过针灸改造,让“附近”回到生活中,超越地理的概念,打造群体可以聚集的地方,让老城区得以复兴。



原隆福寺职工食堂改造后成为木木美术馆

青山周平以“将现代元素融入胡同历史城区”为出发点,尝试了兼具本土性和试验性的改造设计。改造以后,青山周平去参观了大卫·霍克尼的展览。



3
未来的建筑空间



“现在我们房子的面积越来越小,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在飞机上生活,越来越多的人在办公室里生活,所以我们家不一定是指我的房子。家的功能越来越从房子里出来,延伸到城市的各个空间里面。这个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城市的一个状态:我们的城市逐渐在变成我们的家。未来不一定是这样,过去一定不是这样子,所以我现在也是在探讨新的生活模式。”


在对话的过程中,青山周平把空间分为可信息化的和不可信息化的,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。例如,聊天方式可以信息化,但是聊天时的状态与氛围便不可信息化。建筑和城市也类似,没有网络信息化之前建筑需要人去体验,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体验和功能从建筑里消失了。



青山周平作品,失物招领杭州天目里生活提案店

店内木头展示墙,材料选择了家具工厂在生产中废弃的木料。在被工业品围绕的现代生活中, 废木料独特的质感体现着生活的累积和时光的沉淀。由于木料尺寸不一,状态不同,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无法依赖电脑出图,只能用实物进行手工实验推敲,最后在施工现场与工人师傅一起完成。这样即兴的建造方式,突破了常规的工作模式,也是新鲜的挑战。



疫情之后,信息化加速,虽然以前关于建筑信息化的研究已经存在,但是疫情让这种思考更加深刻。学校、办公楼、百货商场中不可以信息化的部分留下来被强调,教室可以信息化,走廊无法信息化,未来的建筑可能会让空间的形态发生改变。


在胡同里住了10年后,青山周平搬到了CBD城市中心,展开了新的关于建筑、城市与人的观察。


青山周平近期在授课的学校,带领着学生们做了一个设计相关的作业课题,主题就是“北京的CBD”。原本中央商务区的逻辑是办公、消费,如今办公和购物都可以线上,所以这种没有办法信息化的功能成为建筑改造中思考的关键点,例如在CBD实现运动、社交功能。





回响之外 Echo

青山周平 Shuhei AOYAMA



E:对网红建筑、网红打卡地如何看?


S:我自己一直是用学习的态度去看,我觉得建筑师是从社会的美妙的变化出发,有些建筑师可能更多的想做自己的东西,但我是从人们的潜意识出发,从时代精神这种大的整体性去看待。比如我去看一个电影并不是为了看这个电影,而是想要了解为什么它这么火。探究背后的逻辑,比如网络上比较容易传播的东西,不一定是好的,因为它会变形,在短暂的时间里呈现在画面上,这与一个好的空间和建筑是矛盾的。



青山周平,森之谷温泉中心

在踏勘行走的过程中,山谷里有的地方明亮,有的地方会突然暗下来,山谷山腰的温度也高低起伏的变化着,有时候听见清脆的流水声,有时听见鸟叫声……自然的气息变化非常丰富,设计时将这些在自然森林中行走的自由开放空间体验融入设计,这就是森之谷的概念。



E:北京的胡同跟您之前生活在日本的建筑有什么不一样?


S:这个跟气候有关,日本是海洋气候,岛屿,它是特别通透开放的,它很潮湿,所以是根据夏天舒服的目的来建的,它没有围合的感觉。北京是内向的,四合院是封闭的,有传承的理念在其中。生活的感觉还是比较像的,北京胡同里人跟人的关系,跟东京老城区人跟人的关系也是很像的,他们从自己的空间延伸到城市空间。


E:说到四合院,那我们知道四合院这种传统家族式生活,人与人通过血缘、亲情维系,现在大城市人与人之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维系?


S:对,没办法回到原来熟人社会的样子,所以我们要考虑新的家庭形态或者新的共同体之间的连接,比如共享社区,或者阿那亚那样有点新的共同体的感觉,因共同的价值观而聚集在一起。之前我们做过一个展览,做了一系列的家具可以放在城市各个角落,比如楼梯、栏杆,跟家具结合,可以变成沙发、桌子、床。



青山周平,北京协作胡同胶囊酒店

院子是“四合院”建筑的居住乐趣所在。顺着廊道来到后院,东侧角落坐落着一处被青砖包围的景观空间。穿过后院,通过南侧楼梯上到二层。二层的露台由一层廊道屋顶连通而成,形成坐于屋瓦之间、树荫之下的典型北京胡同文化体验:夏听蝉鸣,冬看白雪黛瓦。



E:可以大概介绍一下最新做的位于昆山的民宿吗?


S:这也是一个乡村改造的项目,我们做的民宿是其中一个部分。这个民宿叫“半舍”,每一栋楼是一个单元,上面空间是白色的,下面一层暗点。空中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动线,有点江南小桥流水的感觉。也是希望打破常规酒店的感觉。它是一半一半,不仅是上下的关系,还有一种室内与室外,人造的与自然的关系。客人多半从城市来,主人也住在这里,很像日本的民宿,我之前在日本也租住过这样的空间,主人把离家的孩子的房间让渡出来租给其他人。这点上跟一般的商业民宿也不太一样。



青山周平在江南半舍



E:想了解一下您的社交状态大概是什么样?我们我们知道很多的设计师会需要去面对甲方、材料方、媒体等等。


S:设计师最后还是需要通过自己的作品说话,我也不是有意保持距离,只是自己不擅长而已。


E:我们发现您对于社会会保持一个紧密的思考习惯。


S:这个可能读研究生的时候,我的导师也是做这个课题的研究受到了一些影响。



工作中的青山周平



E:当前国内设计界很关注东西方的融合,不知道您如何去看待东西方这种设计理念?


S:我不会故意去做东方的东西,也没有意识想做东方的感觉,也没有目的探究现代东方是什么感觉。只是我们场地的氛围,我自己长大的环境,有时候是它有一种味道出来,但不是我故意探索东方。我觉得这个跟当下比较主流的方向有关系。我感觉日本的建筑师并没有在探索东方这个概念,过去可能有过,但是现在很少了。



“建筑构筑城镇,居民构成城市。” 整体通透玻璃和开放的设计将店铺完全融入到街道的环境中,也将街道和城市的风景引入店内,梧桐树木,光影变幻,来往的人群,都成为店铺的一部分。以这样的方式与自然,与城市街道对话,重新定义了室内外的边界。



E:今年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作品也在上海展出,安藤忠雄提到一个“城市游击队”的概念,让人去感受严酷的自然,抵抗城市的趋同。


S:对,我们做建筑的原因是希望通过建筑改变城市的环境,改变住在附近的人的生活,这个是我做建筑的出发点。建筑重新发掘我们的生活遭遇,创造参与生活的多种可能性。现在大家都会想去做一些突破,一些实验性的东西,这个是很重要的。





文| 子溪

平面设计 | 王津   排版 | 子溪

监制 | 西坡

新媒体运营 |Jean

品牌运营 | 子溪、侯雨

图片来源 | B.l.U.E. Architecture Studio

unsplash.dogedoge

新媒体战略合作 | 人间三角



如有优秀项目文章和视频,欢迎大家踊跃投稿!

投稿邮箱:cssjlm1@163.com

添加城市设计联盟助理微信,加入社群



城市设计联盟

内容定位:传播城市设计理念,分享经典项目案例和专家观点

面向人群 :政府主管部门、城市设计相关从业人员和设计爱好者

视频访谈节目:定期邀请采访城市规划,建筑,市政,园林领域专家

打造跨专业交流、咨询、媒体平台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